(李约瑟的疑问读后感)
世间没有一个是完全都是智者的国家,哪怕那个国家只有两个人。两个人的世界不可能发展智慧,其中更可能只会比较会符合达尔文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原则的几率比较多。看过鲁冰孙漂流记的星期五最后的结局会和“主人”回家吗?
试问如此的“家”的定义是什么?所谓主仆又是什么伦理?
我想最终人类智慧的答案是不是没有排他性?这是人类学者研究也找不到的迷。李约瑟的疑问是个迷。不给答案,是不是答案就是答案?更或者答案不是答案?
道可道,非常道。是智慧毁灭了智慧,这定律很多人不肯承认是存在的。我说了我的意见,你有你的看法;当你不认同我的意见,或许你我的意见都没有错。但人的参透是不同的,否定就是智慧毁灭了智慧。
但依照我的逻辑如果是对,那肯定就不会智慧毁灭了智慧吗?
我想情况更恐怖,当别人的认知成为你的认知,你无法自拔,你更无法肯定了自我。你认为我说的对,结果你同意我的认知却无法充分理解我的认知事,智慧仍是毁灭了智慧的。我无法令你启智,你的智慧就如此消失。
教育的本质不是去全然接受对或错,而是建立比他人更坚定的认知信念。有人说真理只有一个,例如我们否定了地球是圆的后,开始从知识得知地球可能是圆的,但我们非常想肯定地球是圆的时,地球是不断的变换体,你又如何阐述真相呢?
(再思考)
我首先提出知识可能出现排他性。所谓排他,就是有些主观的东西存在,就必然有些东西会因为你的认定而不应该存在。但这些价值不应该存在后,请问是否已经被摧毁?
我透过认识哲学,也非常喜欢哲学形成的概念,就是“爱智”。
我所说的智慧摧毁智慧的假设性,不是互相的摧毁而是取舍后的摧毁。
再简单说就是,是非之心对于认知的事物的摧毁。如果你认定同情心是善,但它可能是伪善。你认定已经登峰造极,但你本来应该存在的世界如果是形成怀若虚谷才是最好。
这就是我所谓“爱智”后的感慨。
有人喜欢具体,但可能抽象的理解才是真实的。我会如此说,是依据人的智商在一定时日有的就是极限,抉择可能只有优胜劣败。就如我为何假设只有两个人的世界,无法建智。他们如果都怀有相当的智慧,认知上的差异真的不存在吗?如果他们都像白纸,他们即使相互学习到一定程度,面对的认知都会出现优胜劣败。从而销毁对方,去操控对方意识。
世间没有一个是完全都是智者,如果真是智者就会懂得怀疑自己的智慧会有顶限。
“是否有人天生就是很害羞?最聪明的人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真正的智慧来自人的内心。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摘自苏菲的世界,苏格拉底章节。
当然,也预料到你会反问我難道整天和家人吵吵鬧鬧才算幸福?
因为我划一个圈圈,你就走入这个圈圈。你认定圈圈内的世界是世界,但圈圈外的世界或许才是你的世界。
提问:(人与人溝通時會的确出現問題(我指意见上),难道和家人没有问题更令你觉得幸福吗?你仍想成为襁褓里的婴孩啊?)
当然在你的认知上,你不觉得有问题。但太多父母太希望孩子成为他价值观塑造出的理想孩子。你不觉得有问题,或许因为你认知到争执是痛苦的,你害怕如此的痛苦。更或许你也不知道你应该成为如何的自己,结果你很痛苦,更害怕去思考。不过我所说的你如果人格智慧成型了,相对的也有更大的另一个人格智慧被摧毁了。
我所说的智慧摧毁智慧就是这无形的概念,人格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东西。
智慧的摧毁是塑造性建构性,当然你不可能变白痴,更希望你不要听到摧毁就直接联想具体的,摧毁可以是无形的。
摧毁可能是无形的,或许你的心眼不够亮,更不相信自己是错误的。
比较具体的举慧摧毁智慧的例子说,
独尊儒术也是个实例。
还有个是有人在你身上拿了一笔钱,当他把这些钱转化成东西,结果你却相信他是伟大的,去崇拜他。
这些钱是你努力得到的,你忘记了!
当这些人从你身上不断拿出更多钱,建立更宏伟的感叹。你已经把他当神般拜。
认真想,你的什么被摧毁了?你的梦,你的信任,你的期待,你以为他是伟大但这些可能是你制造出的假相。
这些东西如果你认为不是,难道这些全不是他们借助你的智慧塑造的假相?
但你可能会怪责我,以为是我说穿了才令你失去一切而痛骂我。
但你们却忘了你们喜欢集体做一个梦,但这些人已经可能不值得期待。
许多人许多时候的智慧都如此被糟蹋,难道这些又不是对爱智者的侮辱吗?过去我爱谈政治,现在我回溯希望大家把“爱智”的心多一些。
否则谈什么政治角度乱策略,投选谁,都是枉然的。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