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1月 26, 2006

中间选民的存在的制衡力

中间选民的存在的制衡力

案例一:
布什克里再度舌战 “中间选民”向总统候选人发问http://news.严禁非联盟论坛.com/w ... content_2067862.htm
案例二:
台当局丑闻频曝 中间选民愤怒:我爱台湾,我要真相!
http://news.fjii.com/2005/11/04/348738.htm
案例三:
台湾中间选民投书媒体 表达对扁政府的愤怒与不信任
http://news.fjii.com/2005/11/04/348731.htm
案例四:
德国大选 1000万中间选民说了算
http://money.business.sohu.com/20050919/n240405505.shtml
案例五:
布什克里三大领域角力 中间选民将四两拨千斤
http://news.china.com/zh_cn/inte ... 40915/11879911.html

依照以上的特质,政治人物是必须问选民要什么,而不是自己怎样治理国家都可以。所谓国家管理人的角色不是必然提出理念或实践理念就足够,作为一位政治人物也许可以发表像甘耐迪般质疑国民对于国家的期待说出:“你别期待国家带给你什么,你必须思考自己可以带给国家什么。”的论调。但即使贵为总统身分,所谓总统也是国民。这样的国民多了总统身分责任就是成就人民的诉求。

再谈建立中间选民角色就不再是简单的政治人物提出什么就照单全收,而是透过个体需求去形成及发展无数中流砥柱的意见领袖。我提出必须跨族群是大家在形成国民角度的利益出发点,而非维护单一族群利益的论点。更必须产生的是尊重多元思维,透过思考利益发展共同性的结盟。

许多国外的政治人物形成政见的来源都是群众,我从认知我国政治后就一直质疑没有政见的选举模式的前瞻性。

为什么我国政治人物只有政党选民却没有候选人的声音?难道这所有的政党提出了党纲符合国家利益就代表是理想的。难道我们只需要去信任一种只有目标的政见吗?如何落实?是否符合人民意愿?这些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民主橱窗,是不是应该到时间蜕变了?难道我们出现的这些人只是被认为伟大的领袖?难道在野党不是贴近人民声音?我不是做出这些的质疑,而是我无从去相信,相信一种人民已经满足的事实。

或许很多人就像这些政客会说,即使提出也没有人会听,这些谈论都不可能落实。这些的政客如果提出这样的质疑,这样的人就根本没资格从政。过去政治人物谈的是理想,现在政治人物连根本政治责任都不谈了,人民权力或选择权只是沦为别人设定好的“菜单”。有人说不要“菜单”了,却只是不再给予选民做出选择。

如果以上的时局是事实。中间选民更应该被确立,我们需要的政治不是朝野政治人物在政治舞台上揶揄或抨击。我们更需要的是更多人集合起来,为同样梦同样抗拒的地方刮醒这些睡梦中的政治人物。

我常说我国什么共识都有了,全写在宪法上。我也认知到落实宪政才是国家根本之道。但在听到章瑛及许多法律界人士对于治安,家暴,人身安全,公平分配,部分警察侵犯基本人权等无数案例的看法,宪法精神都没有被尊重。我听入耳多么讽刺。如果政治人物不愿意听我们要什么,我们已经必须学会自己维护自己的权力。

沒有留言: